创伤的自救科普

2023-04-14 点击量:704    设置字体大小:      

创伤的自救科普

创伤主要是各种外力或者机械因素接触人体以后对人体的器官、组织造成的一种损害。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创伤有切割伤、离断伤、擦伤或者是功能障碍、出血等。另外,它在急诊中也是比较常见的,同时也是造成青壮年死亡或者伤残的第一大危险因素。

 

4de1c87caef2d1a9774f1da4b93803cb.jpeg


创伤发生后急救的目的在于用简单而有效的方法抢救生命,保护肢体,预防感染和降低损伤,安全而迅速地运送伤员,以便进行有效地治疗。

1、及时呼救:在创伤发生时,清醒伤者或“第一目击者”保持冷静,第一时间拨打“120或999”等救援部门的电话,以取得专业援助。通话时将事故现场的地点、受伤人数、伤情等介绍清楚,在等待的过程中,运用掌握的急救常识和技能,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有效的施救。

2、等待救援:非专业施救人员一般不要搬动病员的身体。如果病员因外界因素导致呼吸困难或者伤口出血,可以帮助病员排除呼吸障碍,采取简单有效的方法帮助病员止血。然后,守侯在病员身边等待急救人员。若周围环境对伤员及施救者有危险时,应采取措施使伤员脱离危险场所。

fce7183413feadbdc341b15cf1750539.jpeg


3、维持生命,减少出血:迅速了解、判断有无危及伤员生命的紧急情况,如心脏停跳、窒息、呼吸停止、大出血、开放性气胸等,并有针对性的进行心肺复苏、保持呼吸通道通畅等急救措施。 

4、固定骨折,保护伤口:在解除危及生命的危险因素后,根据伤情就地给予止血,减少出血;伤口包扎,保护伤口能预防和减少伤口污染、用最简便有效的方法对骨折部位进行固定等。待伤员病情平稳或依据医护人员到达后的决定再进行搬动。

5、快速转运:现场经必要的止血、包扎、固定后,病情评估可转运后,用最短的时间将伤病员安全地转运到就近医院。

6、防止并发症及伤势恶化:救护过程中,颈椎骨折要予妥善固定防止脊髓损伤;预止止血带过紧造成肢体缺血坏死、胸外按压用力过猛造成肋骨骨折以及骨折固定不当造成血管神经损伤、皮肤损伤等并发症。

7、消除伤员的精神创伤:创伤对生命威胁的刺激可引起伤员强烈的心理效应。使部分伤员有时失去常态,出现恐惧感。现场除对伤员救治外,还应对伤员进行精神上的安慰和治疗。

8、急救与自救时注意创伤程度各不相同,救护时要根据现场条件和伤情采取不同救护措施,需掌握以下原则:

1)全面了解伤情,避免遗漏,注意保护自身和伤病员的安全。

2)先抢救生命,重点判断是否有意识、呼吸、心跳。如呼吸、心跳骤停,首先进行心肺复苏。

3)检查伤情,快速有效止血、解除呼吸道梗阻。

4)优先包扎头、胸、腹部伤口以保护内脏,然后包扎四肢伤口。

5)骨折先固定颈部,再固定四肢。

6)操作迅速准确,动作轻巧,防止损伤加重,关心体贴伤病员。

 

止血、包扎、骨折固定、伤员搬运是外创急救的四项基本技术。一旦创伤发生,现场人员应立即联系急救医疗机构,同时要迅速、沉着地开展现场抢救。

1、一般止血法针对小的创口出血。需用生理盐水冲洗消毒患部,然后覆盖多层消毒纱布用绷带扎紧包扎。注意:如果患部有较多毛发,在处理时应剪、剃去毛发。具体步骤如下:

①、用按压止血法,将清洁的布块或者毛巾等垫在伤口上,直接按压10-20分钟。

②、血止住后,用绷带轻轻包住,不要包的太紧。

③、不要用脱脂棉或草纸垫在伤口处,也能在伤口上涂药物。

④、如果伤口不被脏东西污染,首先使用液进行冲洗,不要使用肥皂。

⑤出血伤口周围的血块、血浆不要擦掉,伤口内如果有玻璃片等异物也不要拔出,应立即到医院就医。

2、指压止血法:此方法一般适用于较大动脉出血的情况,为止血短暂应急措施,出血后用拇指压住出血的血管上方(近心端),将动脉压迫到骨面上。使血管被压闭住,中断血液,只适用于头面颈部及四肢的动脉出血急救,注意压迫时间不能过长。

【包扎的原则】

包扎时,要做到快、准、轻、牢

快,即动作敏捷迅速;

准,即部位准确、严密;

轻,即动作轻柔,不要碰撞伤口;

牢,即包扎牢靠,不可过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也不能过松,以免纱布脱落。

 

家庭常用的消毒药品或液体主要有以下几种:红药水、紫药水、双氧水、硼酸水、碘酒、碘伏、酒精。它们的作用和功效大致如下:

 

1.红药水:2%汞溴红溶液,主要有杀菌、消毒、防腐和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但抑菌作用弱,且含有汞的有机化合物,对人体有毒,现在已很少使用。

2.紫药水:2%的甲紫溶液,可加快伤口愈合,常用于浅表皮肤、黏膜感染。不宜用在黏膜或开放创面,例如刀伤或锐器刺伤。

3.双氧水:即过氧化氢,具有消毒杀菌作用,但浓度大,易灼伤患处皮肤。如果创口较深或被生锈的东西刺伤,除了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外,还要使用双氧水清洗,它可杀灭厌氧菌。

4.硼酸水:3%的硼酸溶液有清洗、收敛和抑菌作用,常用作皮肤、黏膜和伤口冲洗清洁,口腔炎含漱。

5.碘酒:是由碘、碘化钾溶解于酒精而制成的2%溶液。主要用于非粘膜伤口的表面消毒,刚起的疖子、皮肤擦伤、毒虫咬伤、无名肿毒、癣症,手术前、注射前的皮肤消毒。皮肤消毒擦上碘酒后还须用75%的酒精擦去过多碘,以防止刺激皮肤。

6.碘伏:为碘与聚醇醚复合而成,主要用于非粘膜伤口的表面消毒,敏感区皮肤(如会阴部、眼睛周围等)、小孩的皮肤消毒。它使用方便,无刺激无异味,可直接涂伤口,无色素沉着。

7.酒精(乙醇):75%浓度的酒精,因为在此浓度范围内杀菌力最强,若浓度过高能使细菌细胞膜上蛋白质快速凝固成一层保护膜,致使药物无法渗入菌体内杀菌,反之浓度过低,药物的渗透压过低不易渗入细菌细胞内,也使杀菌力减弱。

 

骨折的专有体征
疼痛、肿胀、畸形、骨擦音、功能障碍、大出血。

 

固定用料夹板或其代用品(如木板、竹棍、树皮等)。敷料在夹板与皮肤之间需用棉花、纱布、毛巾等软物衬垫,然后用三角巾、绷带或绳子绑缠夹板。


上一条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