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市继续教育项目暨支气管镜技术 在呼吸危重症患者中的规范化应用培训班顺利召开

2024-11-20 点击量:1023    设置字体大小:      

邢台市继续教育项目暨支气管镜技术

在呼吸危重症患者中的规范化应用培训班顺利召开

为推动邢台市呼吸内镜介入与呼吸重症诊疗技术的发展,搭建呼吸同道交流平台,提高区域呼吸疾病诊疗水平,11月17日,由邢台市人民医院主办的“支气管镜技术在呼吸危重症患者中的规范化应用”继续教育学习班顺利召开,来自邢台市100多名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专家参加了本次会议。

会议由邢台市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RICU张萍主任主持

邢台市人民医院王志华主任致开幕辞。她表示,随着老龄化的来临,呼吸疾病谱与既往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尤其是呼吸危重症患者越来越多,这些都成为重点关注的话题。我们也会面临各种原因所致的呼吸衰竭或同时合并其他脏器功能衰竭、重症呼吸系统感染、各种原因所致的重症间质性肺炎、肺占位或纵隔病变以及各种肺部慢性疾病等。呼吸危重症患者对临床医生的诊治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具备丰富的临床知识,更要具备过硬的临床技能,其中就包括呼吸内镜介入、重症超声、机械通气等。在这些技术当中,呼吸内镜介入是必不可少的一项技术,它甚至贯穿了呼吸系统疾病的诊疗全过程。临床常用介入性诊断和治疗技术包括TBNA、TBLB、冷冻肺活检、肺泡灌洗、支架置入、冷热消融等技术,它们在气道管理、重症肺部感染、大气道狭窄、大咯血及难治性气胸等呼吸危重症患者的救治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呼吸危重症医学的发展离不开呼吸内镜介入技术,它可以为学科发展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呼吸内镜介入的开展也同样离不开呼吸危重症医学发展,可为其提供最后的安全防线,制约呼吸内镜介入的开展和发展。呼吸内镜介入技术与呼吸危重症医学相辅相成,协同发展。

会议特别邀请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蔡志刚教授进行发言及授课。他对邢台市呼吸内镜介入的发展给予积极的肯定并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就《呼吸内镜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应用》作了精彩的授课。同时,邢台市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RICU张萍主任、宁学聪副主任医师、张树森副主任医师、安艳荣副主任护师分别就《支气管镜在呼吸重症中的地位和作用》《支气管镜技术在RICU中的临床应用》《支气管镜在肺部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支气管镜操作中护理配合》等呼吸内镜相关专题做了精彩授课;邢台市人民医院王胜云主治医师、广宗县医院马永乐主治医师、任泽区人民医院魏彦静主治医师、临城县中医医院张晓娜主治医师进行了精彩的病例分享。

邢台市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一科高志国主任、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二科李爱敏主任、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三科阮昕主任、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RICU睢歆护士长,清河县中心医院刘冰副院长,临西县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梁振湖主任,隆尧县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巩孟辉主任,广宗县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王保健主任,任泽区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孔红彦主任担任学术会议的主持嘉宾和讨论嘉宾。台上专家倾情相授,台下嘉宾围绕课题展开积极讨论,现场学术氛围浓厚热烈。

本次学习班还设置了支气管镜手把手操作环节,由邢台市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宁学聪副主任医师、张树森副主任医师、邢琳琳副主任医师、吴红芝副主任医师、白林林副主任医师、段玉玲副主任医师、张阳副主任医师进行操作演示,更直观地进行支气管镜的实际操作和操作技巧交流。

会议最后,邢台市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RICU张萍主任作总结发言,希望大家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及时转变思维理念,以新医改为契机,大力发展优势病种,积极开展新技术、新项目,掌握核心技术,通过提高早期诊断,精准治疗水平达到缩短住院日,降低医疗成本,为病人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医疗救治服务;同时,以积极的心态和勇于自我革命的态度迎接未来的机遇和挑战,坚定信心,逐步实现从效率到价值的弯道超车。

呼吸内镜技术作为呼吸系统疾病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手段,未来将更多地应用于呼吸危重症领域,助力我市呼吸危重症学科发展,服务于邢台地区的广大患者。

上一条 下一条